糖心vlog app下载官网:糖心loog视频-专利分析、智慧医疗、纳米医学……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多项成果亮相

频道:财经 日期: 浏览:2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行。大会期间,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携五项技术创新成果亮相,涉及专利分析、智慧医疗、智能报告、电力评审、纳米医学等领域。

在专利分析领域大会期间发布的Patent Max可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全方位的专利分析服务。该系统集专利检索、分析、评估、预警于一体,具备AI语义理解能力,支持自然语言描述(20字符以上)自动匹配相关专利,同时具备多模态检索(如上传图片进行外观设计专利检索,识别形状相似的设计专利)以及批量检索(支持多个公开号或申请号同时检索)能力。目前,Patent Max已在汽车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场景开始试用。

在智慧医疗领域,本次大会上,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布了两项医疗AI创新系统。其中,TAVI智能分析系统整合了数千例心脏手术案例,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提供术前智能分析、病例精准匹配和大模型智能问答等全方位支持,通过海量数据驱动帮助医生快速检索相似病例、掌握手术趋势。同时在大会展示的华法林智能抗凝管理系统则开创了慢病精准共管的全新模式。系统采用“患者端智能小程序+医生端随访平台+云端AI引擎”设计,实现INR指标智能记录、服药提醒、风险预警和远程随访的全程覆盖。该系统已在多家心血管专科机构成功落地应用。

在电力评审领域,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国家电网上海电力公司共同开发的“电力智能评审系统”,专门针对电力项目评审这一“多领域、跨专业、多政策”的复杂场景,提供全方位智能化解决方案,相关成果入选“全球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十大卓越案例”。据统计,该系统投入使用后,评审周期可平均缩短30%-50%,在大幅提升效率的同时有效保障了审核质量。

在智能报告领域,“电网智能报告生成系统”则将AI大模型与行业知识库深度融合,覆盖科技研发、基建工程、技术改造、运维检修等多场景,实现从资料整合、图表绘制到报告定稿的一站式智能化创作。

该系统采用“电力行业知识库+专家级创作模板+大模型智能生成”三位一体技术架构,汇聚数十万篇期刊论文、近万份规程规范,并内置可研报告、项目建议书、技改专报等场景化模板。实测显示,原本需2人3周完成的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借助该系统可在3天内交付初稿,人工复核后整体效率提升5倍以上。目前,该系统已在多家公司试点应用,下半年将面向发电、输电、配电全产业开放。

在纳米医学领域,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宋海涛团队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强强联合,在本次大会上发布全球首个AI纳米药物设计平台NanoSafari。

该平台在技术创新方面实现了四大核心突破:一是构建了超大规模数据库,整合2015-2025年期间2万余篇高被引文献,精准提取纳米颗粒类型、尺寸、电荷等近30个核心参数;二是创新开发了分组迭代验证信息提取法,通过双阶段机制彻底解决了AI“幻觉”问题,信息提取准确率高达90.50%,较传统AI模型提升30%以上;三是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向量数据库”混合架构,实现结构化数据精准匹配与非结构化数据语义理解的完美结合;四是基于多智能体系统设计,通过解析、搜索、总结三大智能体协同工作,问题理解准确率达98%以上,确保每条建议均可追溯验证。作为开源协作平台,NanoSafari已收录数百篇用户贡献文献,覆盖2024-2025年最新纳米疫苗研究进展,正在构建全球纳米医学研究的开放生态,为推动纳米药物设计进入智能化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